欢迎关注公众号
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融资资讯 > 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上半年我国经济稳定恢复
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上半年我国经济稳定恢复
发布时间:2021-07-20 08:42  点击量:164

    南水北调中线累计调水400亿立方米,受益人口增至7900万。图为南水北调中线西黑山枢纽——南水从这里一分为二流往北京和天津。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  近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经济运行“成绩单”,数据显示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,同比增长12.7%,两年平均增长5.3%,环比增速一季度为0.4%,二季度为1.3%。

  “总的来看,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,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,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、稳中向好的态势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,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,下半年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更大努力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、新闻发言人金贤东7月1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7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。

  经济恢复成效明显

  “今年以来,抗疫重大战略成果得到巩固,经济恢复成效明显,经济运行呈稳中加固、稳中向好态势。”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、新闻发言人袁达表示。

  具体来看,一是经济恢复基础继续巩固。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.7%,其中,二季度同比增长7.9%,两年平均增长5.5%,比一季度提高0.5个百分点;环比增长1.3%,比一季度加快0.9个百分点。从实物量指标看,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、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6.2%和24.6%,两年平均增长7.6%和7.2%,与经济增长匹配度较好。就业、物价总体稳定,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,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.5%。

  二是内生增长动力稳步增强。内需潜力不断释放,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2.6%、23%,两年平均增速均为4.4%,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.5个、0.2个百分点。改革开放深入推进,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,上半年新设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,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进出口增长27.1%。

  三是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改善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,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,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。夏粮再获丰收,农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。上半年装备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22.8%、22.6%,比整体规模以上工业高6.9个、6.7个百分点。同时,企业效益较快增长,前5个月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.4%,两年平均增长21.7%。

  四是市场信心预期稳定向好。6月份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、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.9%、53.5%,已连续16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。同时,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继续增强,上半年,以人民币计价的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.7%,比2019年同期增长27.1%。

 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居民收入稳步增加,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2%,两年平均增长5.2%,比一季度提高0.7个百分点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,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加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力度,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,推进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、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等六大公共服务工程。

  不过,袁达也提醒,经济恢复进程仍面临困难和挑战,特别是一些不确定、不稳定、不均衡问题仍较为突出。下一步,将密切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,统筹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运行,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,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、稳定性、可持续性,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,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,进一步强化基本民生保障,特别是针对经济恢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,及时采取有效措施,努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。

  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回落态势

  “5月中下旬以来,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,会同有关部门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,多措并举,持续发力。联合约谈铁矿石、钢材、铜、铝等重点企业及行业协会,多次赴有关交易中心、地方及重点企业进行联合调研和专项调查,督促企业守法合规经营,持续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。组织完成首批铜、铝、锌等国家储备投放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介绍称。

  万劲松进一步表示,从目前来看,上述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。近期,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回落态势,钢材、铜、铝等价格比5月份的年内高点下跌3%至14%,带动6月份PPI环比涨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.3个百分点。市场普遍预计,随着国家保供稳价措施持续见效,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。

  万劲松说,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,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测,组织好后续批次铜、铝、锌等国家储备投放,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情况。持续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哄抬价格、囤积居奇等违法违规价格行为,维护正常市场秩序。

  着力引导外债资金用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

  “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需要更好发挥绿色金融的引领支持作用,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。”袁达表示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赴境外发行相关债券,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特点。

  具体来看,一是发行量显著提升。2020年,中资企业在境外共发行19笔绿色债券,总规模约85亿美元。今年上半年,中资企业已境外发行29笔绿色债券,募集资金约102亿美元。今年境外绿色债券市场迅速升温,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提供了更多优质资金支持。

  二是品种不断创新。近年来,国际上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债券品种日益多样化,除了传统的绿色债券、气候债券、可持续发展债券,又衍生出碳中和债券、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创新品种,债券募集资金的用途相对灵活。目前,已有两家中资企业赴境外发行3笔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,募集资金约15.5亿美元。

  三是债券期限拉长。据市场机构统计,今年上半年,中资境外绿色债券5年期以上债券发行量和占比均有所提升,超三成企业发行期限为5年期以上,有助于企业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,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。

  “下一步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要求,支持综合经济实力强、国际化经营水平高、风险防控机制健全的企业赴境外发行相关债券,着力引导外债资金用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,进一步发挥好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。”袁达说。